红星观察丨本次韩国大选,李在明真正的对手是“影子候选人”尹锡悦
红星观察丨本次韩国大选,李在明真正的对手是“影子候选人”尹锡悦
红星观察丨本次韩国大选,李在明真正的对手是“影子候选人”尹锡悦
▲5月30日,在韩国首尔一投票站,一名(yīmíng)女孩(nǚhái)注视着她的母亲投票 图据视觉中国
作者丨李春福(lǐchūnfú) 中国亚太学会(xuéhuì)理事、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
韩国大(dà)选(dàxuǎn)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,呈现“一强一中一弱”的竞争格局。与历届不同,本次选举不是(búshì)简单的“保革”理念(lǐniàn)之争,更是“赞成弹劾”与“反弹劾”势力间的大较量。从最关键的弹劾舆情(yúqíng)风向标来看,自今年4月尹锡悦被罢免以来,“赞成弹劾”民调始终在五成五以上,而“反弹劾”舆论一直未能突破40%。
从选前公布的多项民调来看,共同民主党候选人(hòuxuǎnrén)李在明的支持率压倒性领先,甚至超过国民(guómín)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与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支持率之和。主导弹劾进程的李在明胜选几无悬念,关键看点在于各方能否(néngfǒu)实现自身(zìshēn)锁定目标。
成为韩国(hánguó)社会主流民意
此次韩国(hánguó)选举,主要候选人各种丑闻和争议不断,选情一度失焦,支持率跌宕起伏,但选民对大选性质的认知(rènzhī)始终保持相对稳定。
2022年5月,尹锡悦以约0.7%的微弱优势当选韩国(hánguó)总统。执政后,其多次因管控(guǎnkòng)不力等问题引发民众不满,导致施政好评率一度(yídù)降至17%。
▲5月26日,尹锡悦出席对其(qí)涉嫌发动内乱(nèiluàn)案的第五次庭审 图据视觉中国
尹锡悦遭罢免后,韩国进入“大选模式”,国民力量党仍未能及时与尹锡悦切割,内讧不断,围绕弹劾问题发生深刻分歧。无论是党内(dǎngnèi)(dǎngnèi)初选亲前党首韩东勋派(pài)与亲尹锡悦派公开对立,还是党内亲尹势力(shìlì)试图废除金文洙另立前国务总理韩德洙为(wèi)候选人的“换洙风波”,都暴露出党内复杂派系矛盾,这些无疑都强化了选民对政权更替的诉求。
据5月(yuè)28日公布的选前(xuǎnqián)民调显示,支持“政权更替”比例为58.4%,远高于(yuǎngāoyú)“政权延长”的38.5%。“真实(zhēnshí)计量器”的民调结果则为54.4%比38.7%。另外,以“真实计量器”的民调为例,决定选举(xuǎnjǔ)胜败的中间选民中57.6%支持“政权交替”,支持“政权延长”仅为34.2%。自去年戒严风波后(hòu),“政权轮替”舆论在今年1月首次突破50%,4月弹劾案通过后一直是55%以上主流(zhǔliú)民意。
另据《韩(hán)民族日报(rìbào)》6月2日发布的大选得票率预测数据(shùjù)显示,李在明的得票率预计将在50%左右,金文洙的得票率预计在39%左右,李俊锡则可能接近10%。
“一强(yīqiáng)一中一弱”的竞争格局
此次大选中能够影响选情走向的有李在明、金文洙和李俊(lǐjùn)锡三人。无论是(wúlùnshì)李在明的“向右转”统合策略,还是金文洙与李俊锡的候选人(hòuxuǎnrén)“单一化”以失败告终,都尽显各自政治盘算和锁定目标。
▲李在明(左)、金文洙(zhū)(中)和李俊锡 图据央视新闻
李在明正在巩固并扩大优势,他和共同民主党力求搭建囊括进步、中间、革新保守势力的“反弹劾大联盟”,意在超过2012年大选朴槿惠(pǔjǐnhuì)51.55%的得票率,获得(huòdé)压倒性胜利。为此,李在明不仅以89.77%历史最高票赢得党内(dǎngnèi)候选人提名,还获得同属进步阵营4个中小(zhōngxiǎo)政党的全力支持,成功(chénggōng)实现进步阵营的大联合。另外,他邀请前总统金泳三、李明博(lǐmíngbó)时期(shíqī)保守派大佬们加盟其竞选团队,还成功吸收部分朴槿惠粉丝团和洪准杓(biāo)支持者,以及促成前党首许垠娥等改革新党核心人士倒戈转向,力争获得更多中间保守选民的支持。
金文洙支持率(zhīchílǜ)呈现小幅上升,力争突破40%瓶颈,力保保守阵营(zhènyíng)基本(jīběn)盘。金文洙曾在弹劾政局中力挺尹锡悦(yǐnxīyuè)、坚决(jiānjué)反对弹劾,成为亲(qīn)尹(qīnyǐn)锡悦派系核心人物,并在党内竞选中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。然而,因其鲜明的亲尹形象,在年轻选民和中间选民中支持度低迷,整体支持率长期萎靡不振。尹锡悦退出国民力量党,内讧风波平息后,其支持率开始上升。选前各项民调显示,金文洙支持率在35%至40%之间波动,一直未能突破40%保守派基本盘。国民力量党野心勃勃推动的“反李在明大帐篷(dàzhàngpéng)”也(yě)因李俊锡坚持“参选到底”而夭折,这将关乎国民力量党的存亡。
反观同属保守(bǎoshǒu)阵营的(de)李俊锡,则把目标锁定在(zài)(zài)支持率(zhīchílǜ)保10%、争15%上。李俊锡凭借不到40周岁的年龄优势,提出“世代交替”口号,主打“青年(qīngnián)就业”和“科技投资”牌,获得(huòdé)不少二三十岁(èrsānshísuì)男性选民支持。其支持率在20多岁群体中达到近30%,整体投票率也基本稳定在10%左右,成为重要变量。目前,李俊锡支持率卡在10%生死线,若得票率达15%不仅获得全额竞选补贴,还可以跻身保守派新领袖,在下届领导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;而如果得票率未达到10%,不仅意味着无法获得竞选补助金,很可能危及其政治生命(shēngmìng)。
李俊锡(xī)拒绝与(yǔ)金文洙联合,源于保守阵营代际断层与政策路线上分歧,更是双方对保守阵营的主导权之争。李俊锡指责金文洙及其(qí)所属国民力量党背负(bēifù)弹劾责任,拒绝其“胁迫式统一”。这种鲜明立场获得一批年轻保守选民支持,而金文洙很难(nán)获得这些年轻选民支持。更何况,各种民调显示,即便双方实现单一化也难以胜过李在明,将会名利双失。然而,李俊锡在5月27日举行的最后一场(yīchǎng)电视辩论中发表不当(bùdàng)言论引发巨大争议,其支持率可能跌破两位数。
从众效应或扩大李在明优势(yōushì)
历经(lìjīng)弹劾风波后,韩国民众普遍希望阻止保守派再度掌权(zhǎngquán)。李在明支持率一路遥遥领先,折射出韩国民众对政权更迭的强烈(qiángliè)愿望、尽早挽回尹锡悦执政“失去的三年”的心切。
当前,韩国舆论普遍关注(guānzhù)李在明能否赢得压倒性胜利,若赢得50%以上选民(xuǎnmín)支持当选,就能够获得足够的国政动力,推动解决韩国当下的社会撕裂和(hé)民生难等诸多结构性矛盾。考虑到金文洙与(yǔ)李俊锡的候选人(hòuxuǎnrén)单一化失败,以及选举末期中间摇摆选民的“从众(cóngzhòng)效应”,李在明优势将会进一步扩大,有望获得过半数支持率,甚至可能刷新2012年51.55%的最高纪录。
历经六个月的政治动荡与国政空白局面后,韩国民众急切盼望“拼经济、促团结”的新总统(zǒngtǒng)。新总统面临多重挑战(tiǎozhàn),对内要着力弥合世代(shìdài)隔阂、理念对峙、性别对立的极化裂痕;对外应对日益加剧的大国竞争,保持战略自主,避免(bìmiǎn)选边站队,推行既符合本国国家利益,也有助于地区稳定的平衡外交和(hé)经济伙伴关系。
(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媒体(méitǐ)立场)
编辑 郭宇 责编 李彬彬(bīnbīn)
(下载红星新闻,报料有奖(yǒujiǎng)!)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